小城市听劝,就别考虑惠民保了……

保险知识 吐逗保 289℃ 0评论

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最近真的有好多朋友来诉苦,说是自己家的惠民保,说没就没了……

自己一个浑身是病的非标体,买不了百万医疗险,只能干着急。

我是一顿安抚,先不要慌。

让他们去找找大城市那些可以全国投保的惠民保,碰碰运气。

至于为啥这么多人突然集体道心崩碎,自然是因为今年惠民保出现了大范围的停售

截止到今天,全国一共有79款惠民保停止运营。

差不多可以占到总数的35%左右

1.

其实惠民保集体下线这个事情,之前在☞《惠民保要全面停售了?》就跟大家说过:

小城市的惠民保生存情况,确实非常堪忧……

惠民保,他不是社保,只是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的“惠民工程”而已。

说到底还是商业保险

而惠民保的特点是人人可买,年龄不限,连生过大病的都可以投保,同时价格又很便宜。

也就是说,所有高风险人群,包括身体已经不舒服的人,都可以逆向给自己投保

然后在过了等待期之后去看病,刚好能用上保险报销。

用脚趾头想一下,这赔付率都得高到姥姥家去……

根据各保险公司公开的资料,目前绝大多数的惠民保,赔付率基本都在80%以上……

比如:

  • 沪惠保:88.30%
  • 益康保:93.00%
  • 南太湖健康保:92.68%
  • 嘉兴大病无忧:85.20%
  • 惠衢保:92.61%

啥概念呢?

1万块进来,8、9千赔出去。

再算上运营成本,一不小心就是个血本无归……

PS:像沪惠保这种现象级产品,运营费用占到10%很轻松。

2.

这种明显不怎么赚钱,甚至一不小心就会亏钱的买卖,精明的保险公司为啥会上赶着玩呢?

一方面本身就是惠民工程,借着政府的东风可以更好的宣传自己,获客引流也简单很多。

而且首年算上等待期,不说挣钱,真的亏也亏不了多少。

这种低价的获客,保险公司自然乐见其成。

当然,也只有首年亏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保险公司通常玩个一年,把客户信息名单一拿到,就想着撤了。

不信你看看周围,是不是好多就活了一年的惠民保~

另一方面,平安和人保率先下场搞惠民保了,竞争对手不得跟上?

这种可能是时代红利的买卖,一步晚步步晚。

没有思考的空间,只能跟上。

而且说不好听的,惠民保这些亏损,作为买卖来说,可能不能接受;

但作为试错成本的话,简直不值一提……

低成本的跑马圈地,不干才是傻子!

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大家该覆盖的客群,覆盖的差不多了。

这笔买卖是赚是赔,大家基本也都是心里有数了。

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3.

惠民保这种游走于刀尖之上的经营模式,自然需要庞大的数据基数支持。

学过概率的都知道,只有当数据足够多的时候,实际概率才会接近真实的概率。

换句话说,如果用户不够多,在利润很薄的情况下,很容易就造成赔穿下线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小城市惠民保,最近接连下线的原因。

实在是亏不起了!

有这些钱,保险公司去买点广告,买点水军,引流效果不知道好多少……

所以未来只有人口还在流入的大城市的惠民保能经营下去。

身在小城市的朋友听劝,别把身家压在惠民保上了,必没戏~

最后,还是那句老生常谈:

只有买不了「 百万医疗险 」的人群,才适合投保惠民保。

毕竟能用20年保证续保不限社保范围,可以报销院外特药的百万医疗险。

谁会和自己过不去,偏偏要买惠民保呢~

如果你对保险有任何疑问,建议直接来问我,一对一专业解答(微信搜索ID:tucaojun888)。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用轻松诙谐的语言,解读严肃认真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