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每个季度都会跟大家聊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没啥别的原因,主要是很多朋友对这个问题的关心程度,比保险产品本身可要高多了。
哪怕我隔三差五就会跟大家重申一下,保司的安全性和各种兜底政策。
但大部分朋友来咨询的时候,还是抱着“嗯嗯我都懂,但我还是觉得不靠谱”的心态。
咱就是说,保险公司真这么容易挂掉,那谁都去干保险公司了;
卷一波钱跑路,不比做PPT去诈骗天使投资人容易多了~
保险作为整个社会的润滑剂,对于问题绝对是零容忍的。
看看恒大人寿你就懂了~
甚至连隔壁老美,都宁肯让银行破产,也得全力资助保险公司。
不过嘛~
既然大家想看,那咱就整理,谁叫我这么宠你们呢!
而且第三季度的数据,还真的蛮有意思的~
1.
首先要声明的是,监管在9月份发布了偿付能力的新标:
- 要求总资产500亿元以上、5000亿元以下的人身险公司,最低资本按照95%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
总资产500亿元以下的人身险公司,最低资本按照90%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
总的来说,第三季度的数据,会对比以往数据有一点差异。
大公司吃亏一点,小公司吃香一点。
OK,直接来看数据👇:

(制图By吐逗保)
简单来看,老熟人们的表现,基本还是正常发挥。
平时推荐产品的保司,大部分都在170%以上,最低也在120%以上,距离100%红线还有不少的距离。
比较扎眼的就是北大方正和三峡人寿这对难兄难弟了。
先来说说,北大方正。
话说上次见到偿付能力是负数的,还得追溯到几年前的中法人寿了……
后来求爷爷告奶奶,中法人寿重组成小康人寿,这才缓过气来。
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数据,确实是6啊!
不过也不用慌~
一方面中法人寿已经打过样了,人家都-24408%都能缓过来,你这-2.9%,洒洒水啦~
PS:嗯,不是我打错了,确实是负2万多……
另一方面,北大方正已经报告中提到,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协调三方股东,推动增资事宜;
预计四季度末增资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高于120%。
目前看来问题不大……的吧?
反正他们第一季度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找了半年还没找到。
再不赶紧找到新资方,监管估计就要下场“发疯”了。
北大方正的高管,自求多福吧~
不过总体来说,确实不用担心。
北大方正这点小体量,对于保险保障基金来说绝对不值一提。
静观其变就好。
2.
紧挨着北大方正的三峡人寿,也值得一提。
偿付能力在60~70%边缘,综合评级为D。
根据公司偿付能力报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重庆监管局已向公司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包括但不限于:
- 监管谈话。
- 要求保险公司提交预防偿付能力充足率恶化或完善风险管理的计划。
- 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
- 限制向股东分红。
三峡人寿相对比北大方正,问题就小很多了。
主要在于新保司刚入市场,想要靠超高性价比的产品打开知名度。
吐逗保老朋友的话,应该对前两年三峡人寿的定寿有很深的印象,那是真真的便宜……
结果一个没收住卖的太多,差点把自己搞的资不抵债。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卖的越多等于负债越多。
因为保费大多为期缴,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资金来应对理赔;
如果手里资金过少,就会影响偿付率。
三峡人寿这类小问题的话,只需要简单的增资就可以解决。
3.
既然都看到这了,就再给大家吃一粒定心丸。
首先,咱把心放肚子里~
无论是上面提到的哪家公司,即便是不在表里的,甚至正在被接管中的公司,客户利益都是不受影响的。
甚至比如我自己,都是三峡人寿的客户,我也是一点都不慌的。
PS:那几年三峡的定寿,实在是太便宜了,谁能忍住不剁手呢~
其次,刚才我们也说了,偿付能力低的话,监管会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保险公司也可以采取相应的举措来改善这些问题。
以往低于过100%的保险公司有很多,基本在敲打过后都恢复了正常水平。
再不济,还有保险保障基金这样最后的防线。
2022年底,人身保险保障基金788.95亿元,今年动用了三次。
接管天安动用66.4亿,接管华夏用了226亿,接恒大用去37.5亿。
靠谱的很!
保险公司,可没有干一票就跑这一说~
最后如果你对保险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来找我(微信搜索ID:tucaojun888)。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