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就在几天前,闹得沸沸扬扬一年多的“安邦接管”事件终于落下帷幕。
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6号,原本的北京国贸安邦大楼已经改头换面,安邦集团的logo已被撤下,换上了崭新的“大家保险集团”!
同时,银保监也正式发文通知,大家保险集团成立。

一、安邦解体,大家成立
大家保险的注册资本为203.6亿元。
主要股东为“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另两个股东为“上汽集团”和“中石化”,股东背景硬气的很。
法人为何肖锋,原银保监会发改部主任,也是当年安邦接管小组的组长。
说起当年的安邦被接管,很多朋友可能不太清楚事情原委,吐槽君简单跟大家说一下。
当年安邦保险之所以会被接管,主要就是安邦集团董事长自己造的孽。
挪用保险资金用来自我注资,虚增泡沫资本,然后用于投资国内外的金融及房地产。
巅峰时期仅用了86名投资人的5.6亿元,就撬动了19000亿元的的资产。
是的,你没有看错,吐槽君也没有多打几个0,整整3400倍!
这么玩的下场自然很凄惨,前任董事长被判有期徒刑18年,安邦也被银保监会紧急接管……
OK,聊完安邦是怎么“没”的,咱们再来聊聊“大家保险”的现状。
目前的情况相当于将原安邦集团进行分割,大家保险集团接手原安邦集团的部分保险业务、资产以及负债,着手开展新的保险业务。
而原安邦集团依旧存在,只不过不再开展新业务,老老实实的负责之前保单的保全及理赔工作。
直白点说就是,之前购买过安邦保险的朋友们不用担心,你的保单依旧可以正常理赔。
二、和谐健康找到了新家
其实安邦集团旗下,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子公司:和谐健康。
之前购买过慧馨安系列及大黄蜂少儿重疾险的朋友,一定对这个名字不陌生。
作为少儿重疾险“初代网红”的缔造者,在之前一段时间银保监的接管过程中,本着“瘦身”的目的,被抛售了。
Emmm……说是抛售不是十分恰当,因为和谐健康非常受资本市场欢迎,差点到了“哄抢”的地步。
首先是碧桂园率先出手,出价175亿。
作为平安的大东家之一,和谐健康差点就成为了平安的“小号”。
不过最后胜出的是辽宁大连的福佳地产,190亿元获得了和谐健康51%的股权(房地产真的是暴利行业):

保险公司的牌照越来越难申请的今天,现成的保险公司会这么受到资本市场的欢迎,也在情理之中。
之前购买过慧馨安及大黄蜂少儿重疾险的宝爸宝妈们也不用担心,孩子们的保单并不受影响。
有这么资金充足的新金主,吐槽君也期待和谐健康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充满惊喜的产品。
三、我们的保单万无一失
安邦与和谐健康的结局,其实对于保险圈的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
从整个事件的过程来看,保险作为一个强监管行业,真的是银保监一出手,就把所有人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安邦集团的处理方式,应该也会成为日后类似情况的处理范本。
平时也有很多朋友经常留言咨询吐槽君,担心小公司倒闭破产后保单没有保障。
而这次的安邦事件,算是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示例!如果保险公司出现极端情况,监管会如何处理保险公司以及我们的保单。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这次的安邦事件中,安邦只是分立了,并没有破产,如果万一保险公司真的破产了怎么办?
先不论在这种强监管下,破产究竟有多么难(安邦这么作都没把自己作死);
就算万一破产了,吐槽君在之前的文章中其实也提到过,会有其他愿意接盘的保险公司接手我们的保单。
如果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手,国务院也会通过银保监强行指定一家保险公司接手。
这些都是写在《保险法》和《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中的,有国家做背书,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听吐槽君的,挑选保险就是挑选保障与性价比,品牌咱们还是往后放放吧~

四、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再次帮大家科普下,关于“保险公司破产”的相关知识,能让大家放心的去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最后吐个槽,大家保险的成立,最苦的是安邦的员工。
以前自我介绍,可以说我是安邦的,现在只能说我是大家的了……
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后续的产品,什么大家福、大家保、大家健康一生。
噗,你别说,还挺吉利的……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吐逗保,看更多走心文章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