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今天是七夕情人节,不出意外的话,这篇文章发布的时候,吐槽君和逗逗酱正在做七夕大餐。

咳,扯远了,今天吐槽君实现一个之前跟大家的承诺,专门讲一下“医保异地就医”的问题。
干货很多,记得收藏哦!
一、异地就医的基本信息
异地就医顾名思义,就是在A地参加的医保,但是在B地进行就医的情况。
我们异地就医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 当地医疗水平有限,需要去外地大医院就医;
- 出差或旅游时突发疾病;
- 子女将外地父母接来本地居住;
- ……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一定要掌握异地就医的正确方式。
首先,大部分地区的异地就医,只支持住院与急诊的报销,普通的门诊是不予报销的,这点大家要做到心中有数(江苏、安徽省等地可报销)。
其次,异地就医的医保报销,是采取“投保地与就医地政策相结合”的方式。
说直白点,就是费用能否报销,要看报销项目是否在“就医地”的医保报销范围内;
而如果能报销,具体可以报销多少金额,则要看“参保地”的具体政策了。
举个栗子:
倒霉熊原在深圳工作,社保的参保地也在深圳;
在杭州的长期外派中,突发急性心梗住院治疗,期间共花费12万元。
那么首先要看12万的治疗费用中,纳入杭州医保报销范围的治疗费用有多少;
如果有8万的治疗费用纳入在杭州医保报销范围内,则再用8万元乘以深圳的报销比例,最终得出可以报销的治疗费用究竟有多少。
当然这些都是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或“转诊证明”的情况下。
具体的注意点,且听吐槽君慢慢道来。
二、异地就医的正确方法
异地就医肯定不可能像本地就医一样,刷医保卡报销就完事了;
根据不同情况,所需要办理的手续也各有不同。
1、长居外地
长居外地的情况(公司外派、长期定居等),办理异地就医手续较为简单,只需要备案即可。
不过与很多朋友所想的不一样,申请异地就医备案并不是在就医地区,而是在参保地区。
不同地区的办理方式不同,有些地区在网上就可以直接操作办理;
有些地区必须本人持身份证前往社保局办理,具体的办理方式可以拨打“ 12333 ”咨询。
需要注意的是,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时,是需要选择定点的就医医院的,之后只有在定点医院就医才会报销。
在成功备案后,医保的报销流程就和本地就医一样了,在出院时直接使用医保卡结算即可。
2、异地转诊
异地就医备案,针对的是长居外地的人群。
但是对于很多当地医疗手段有限,需要转诊去大城市的人群,异地就医备案明显不合适了,毕竟病情不等人。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具异地转诊证明了,持有异地转诊证明就可以获得和异地就医备案相同的报销福利。
不过与异地就医备案人人都可以办理不同,异地转诊证明不是随意就可以开的。
一般只有当地医疗手段无法应对的病情,医院才会开具异地转诊证明。
而如果只是想去大城市获得更好的医疗环境,当地医院一般是不会予以开具的;
不然大家都跑去大城市就医,整个医疗环境就乱套了。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异地转诊证明,异地就医就绝对一分钱不报销了。
按照参保地政策的不认同,很多地区依旧可以获得赔付,只不过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也会有所下降(一般会少报销30%-50%)。
不过据吐槽君的了解,也有少数地区是没有异地就医证明一分钱也不报销的,比如贵阳、长沙等地区。

所以,如果无法取得异地就医证明的话,最好提前咨询一下当地社保,对报销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异地急诊
在出差或者旅游途中,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需要在异地急诊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虽说各地医保的规定不同,但大多数地区要求在异地急诊时,需要临时电话向参保地社保局备案。
之后需要自己垫付医药费,在返回本地后,前往医保局报销。
当然,针对旅行中发生的意外和疾病,大家也可以购买一份旅游险转嫁风险;
具体产品测评文章,可右戳☞《超全面旅游险攻略,假期想去哪浪就去哪浪!》。
三、写在最后
说到医保异地就医的问题,也会有很多朋友联想到商业保险的异地报销问题。
在这里大家可以放宽心,重疾险与医疗险一般只限制就诊医院为国内国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对于地区的限制基本没有(少数骗保地区除外,如北京平谷区、怀柔区等)。
但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在购买医疗险时,一般需要挑选是否参加医保。
如果选择的是有医保计划,而在报销时没有经过医保报销,一般只会赔付60%。
所以,一定要注意先用医保报销,无论报销比例多或少,医疗险就可以拿到全额的赔付!
以上就是关于“医保异地就医”所有相关的知识,如果大家觉得有用,可以收藏或转发给亲朋好友,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能点个“在看”更是极好的。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吐逗保,看更多走心文章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