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要说现在风头最盛的险种,肯定就是「☞ 增额终身寿险 」没跑了。
一方面是在利率下调的大环境下,增额寿这种“零存整取”,并且可以锁定长期利率的储蓄类保险,非常适合目前的投资理财需求。
另一方面,3.5%预定利率产品全面下线的消息,有如是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在各个保司的脑袋上,导致现在的增额寿都是“手慢无”……
不过热门归热门,其实很多朋友都没“玩明白”这个险种。
1.
比如,投被保人和受益人的问题。
很多“慕名而来”的朋友,一直到投保完成拿到保单之后,依然还觉得增额寿的储蓄得利者是受益人……
有点子离谱的~
增额终身寿险,其实算是一个比较颠覆的险种。
其他保障类险种,主要的得利者,是被保人以及受益人。
而增额终身寿险,虽然也有被保人和对应的受益人;
也就是说被保人身故后,身故理赔金会赔付给受益人。
但其实这类保险真正的“受益人”,是投保人本人!
因为保单的所有权,其实是归投保人所有;
投保人可以随时退保或者减保,提取出复利增值的现金价值,以达到储蓄投资的目的。
所以说,投保人是谁,谁就掌握了这笔投资收益。
2.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万一投保人去世了怎么办?
首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摆烂”,也就是放任不管。
这时候增额寿就真的是“寿险”了;
只能等到被保人身故之后,受益人来领取身故保险金。
完全与增额寿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所以更好的办法就是“更改投保人”。
不过,投保人可不是这么好变更的。
第一肯定是需要“投保人的法定继承人”同意;
毕竟这相当于是转移了一笔数额不小的财产。
其次,还要带着下面这些材料,去保险公司柜台或者APP线上办理:
- 法定继承人、原投保人、新投保人、被保人身份证;
- 新投保人银行卡;
- 原投保人户籍注销证明;
- 原投保人死亡证明;
- 原投保人遗体丧葬证明;
- 法定继承人与原投保人身份关系证明;
- 新投保人与被保人身份关系证明。
投保人变更后,新投保人就拥有保单的全部所有权。
之后不需要经过任何人同意,就可以通过减保或者退保,把保单的现金价值提取出来了~
当然这是理想形态,还有不少比较“狗血”的情况。
那就是多个法定继承人,没有对保单的归属权达成统一。
这种情况就只能当成一般遗产,由保险公司退保后,按照法定比例进行分割。
但我估计99%的投保人,其实都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
尤其是打算给孩子储蓄的的家长,最担心的就是这种情况!
如何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首先,可以在投保时选择支持“双投保人”的产品。
这样即便第一投保人身故,产品也会自动变更为第二投保人所有。
不需要经过任何人同意,同样任何人也没有办法进行干涉!
其次,如果已经投保了普通的增额终身寿险,也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确定保单的归属。
无论是手写、打印还是拍视频,都可以作为立遗嘱的方式之一。
不过目前司法环境来说,基本都需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遗嘱的真实性才100%会被肯定,这点需要注意。
当然,不差钱的去找公证处公正一下,也是可以的。
不要觉得晦气,现在不少80/90后,都已经立好遗嘱了~
PS:不过大部分都是准备把自己的QQ号,或者游戏账号当做传家宝传下去,突出一个新时代新作风……
最后,如果既不想费心找双投保人的产品,也不想去立遗嘱,那就只能换个储蓄方式了。
有钱的选信托,普通家庭选“☞年金险”也是可以的。
这些产品都是“指哪打哪”,不存在狗血家庭伦理剧的可能性~
3.
说实话,永远不要用钱去考验人性。
活着的时候,都有可能鸡飞狗跳,更何况遗产的分配了。
所以既然选择了保险作为储蓄工具,那就考虑好全部情况,做到未雨绸缪。
想清楚这笔钱的目的,设置好保单,从而更确定地把钱留给想留的人。
增额寿如此,年金险亦如此~
- 增额寿:☞《这下不用纠结了,增额寿只能买它了》;
- 年金险:☞《很少推荐年金险,但这款真的很不错》。
如果对保险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来找我们,专业解答(微信搜索ID:tucaojun888)。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