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如果说问我对国家哪个职能部门印象最深,那我应该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社会保障局。
无论是社保政策的不断进步,还是社保谈判专家将各类天价药打骨折塞进“医保”,都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而且在这个动辄几亿人的大国里,能不断做出优化,真的很难得。
尤其是《药神》上映之后,这一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社保谈判专家,都快成短视频里最靓的仔了~
但如果深入了解过,目前大病医疗的实际情况之后,你会发现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1.
之前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
2020年,张某的父亲因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做了双肺移植手术。
手术后1年,发生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
治疗期间,医生多次开出处方,让张某去医院一层的药房去买药。
因为药费较高,像锋卫灵,5毫升就要2200元。
于是在花费了50多万元之后,张某就想找代购渠道试试,能不能拿到更便宜的药。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来他们花费50多万的“自费药”,竟然全在医保报销目录内!
退一步越想越气,忍一时越想越亏。
于是,张某就想找医院讨个说法。
是医院的资质有问题吗?
肯定不是。
从我查到的资料上来看,这是一家公立三甲医院,而且还是国内实施肺移植手术最知名的医院……
那是医院各部门人员,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吗?
诶~也不是!
因为就算高价药医院自己开出来,报销的也是医保,医院的收入其实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那就奇怪了……
药,确实是进医保了。
为什么却买不到了?
2.
其实天价药“脱销”的原因有很多,成因很复杂。
(1)医保财政紧张
其实哪怕在疫情以前,很多地方的医保财政也都出现了紧张的情况。
而相对的,各类需求天价药的患者数量,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以最近的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为例:
平均每天有超过1.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也就是说平均6-7分钟就有一例癌症被确诊。
而大部分癌症患者,都是有天价药需求的。
如果医院大量购入抗癌靶向药,极有可能就会超出医保预算。
毕竟医保是大家的,还有很多其他患者需要医保帮助的。
(2)取消医院议价
之前国家是允许医院对进购药品进行价格上调的,最多不超过15%作为医院盈利收入。
而现在国家,则禁止地方任何形式的议价。
靶向药这种有维护成本的药品,一旦没有了利润空间,那么很多医院也就不愿意再购进这类药品,也在情理之中。
(3)医院进药困难
医院进药的过程非常复杂,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医生大手一挥,那边就开始安排买药的。
临床医生的提单仅仅是第一步,后续还要经过可是筛选、院医药委员会审批、入院药品遴选会,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步骤。
最后药剂科才会进行采购……
而且进了新药就必定要把老药剔除,这里面的复杂关系网想想都头疼。
所以医院购药的难度,不比药进医保的难度低……
(4)药占比考核
药占比通俗点说,就是病人看病的过程中,买药的花费占总花费的比例。
之前国家为了治理药物滥用的情况,减轻患者的医疗压力,要求药占比要严格控制在30%以下。
一旦超过这个百分比,就要对医院和医生进行追责。
所以自然而然,天价药和医院这个昔日的“战友”,就变得“离心离德”了起来。
虽然国家近期也发现了这种现象,着手取消了药占比的限制。
但问题已经遗留下来了,医院自然乐得少做少错……
3.
当然,这类情况我们普通老百姓能看到的,国家一样看的到。
2021年的时候,国家创新的推出了“双通道”政策。
也就是说,哪怕天价药在医院没有销售,你只要在医保定点的药房购药,一样可以享受双通道报销。
但其实……
问题还是有的。
并非所有的天价药,都被列入了双通道名单;
名单之外的药物,同样需要我们自掏腰包!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找“外援”了。
附带“院外肿瘤特药”保障的百万医疗险,哪怕你是在院外药房购买的天价药,也同样可以报销~
甚至有的产品还有自己的DTP药房,直接送药上门,连买药报销这一步都省了!
有药必达~
比如目前热销的「☞ 金医保 」、「☞ 医享无忧 」,都可以附加这一项责任,并且还写进了主条款支持20年保证续保。
真正起到了20年内大病医疗费用,不用愁的作用!
所以,我一直建议大家,有条件的情况下,为全家人都配置一份「☞ 百万医疗险 」。
起码让我们在关键时刻,有钱可医,有药可医。
这才是购买保险最重要的目的~
当然,也愿朋友们永远都用不上自己配置的保险。
最后,如果你对保险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找吐槽君帮你解答(微信搜索ID:tucaojun888)。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