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消费降级#的话题。
我个人是觉得,其实并没有消费降级这一说;
不过是大家都渐渐脱离了营销的洗脑,逐渐回归理性消费罢了。
只是有些冲动消费,顶多是买贵了一根眉笔;
但是有些冲动消费,则可能对整个家庭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保险就是如此。
在疫情的三年里,我收到了很多退保方面的咨询。
清一色都是疫情前被人忽悠着,花费远超自己能力的预算,购买了不和自己家庭匹配的保险。
有的买贵了,有的买多了,有的既买贵又买多了……
结果经济压力稍微一大,续交保费就断流了,只能忍痛退保。
损失非常大!
所以,要想买保险不踩坑,买之前,一定要先确定好预算。
毕竟买保险也要量力而行,贵的不一定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今天呢,就来和大家聊聊,买保险,到底花多少钱才比较合适?
1.
首先我们要明确,买保险是为了风险转移,而不是成为你新的经济风险!
如果为了买保险,而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那就纯纯本末倒置了……
所以买保险第一步,就是要控制好你的保费预算。
正常来说,保费占比多少,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情况呢?
这要看“年收入”了!
一般情况下建议:
- 家庭保险的整体保费投入,应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5%-10%左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这个数字既足够覆盖家庭对应的风险,也不会对家庭经济产生过大的影响。
PS:总不至于月薪3k却有着上千万的风险缺口吧,富二代体验生活嘛……
当然,这个比例也不是绝对的。
毕竟不同家庭的资产、健康情况、消费观念差别很大,以及生活的城市、收入、家庭刚性支出等等,也都不一样。
比如家庭收支勉强平衡,这时候每人先配置一份一两百块的「☞ 百万医疗险 」和「☞意外险 」就OK了;
这还要拿出10%年收入去买保险,那就有点子离谱在里面了……
总而言之,合理的预算,还是要根据自己或家庭的实际状况来制定。
更没必要为了所谓的“好保险”,去买超出预算的产品。
2.
明确预算后,就该开始灵活的搭配方案了。
钱多有钱多的买法,钱少也有钱少的搭配方式,关键是钱要花在刀刃上!
那我们应该如何合理的分配预算呢?
在保费规划上,建议大家遵循“六大投保原则”:
- 先保障,后理财
- 先人身,后财产
- 先大人,后小孩
(1)先保障,后理财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转移工具。
所以个人建议,大家在购买保险时,先考虑保险的保障性需求,做好基础的保障(医疗、重疾、意外、寿险等);
如果有余钱,再考虑理财、储值等投资类需求。
(2)先人身保险,后财产保险
- 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比如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等。
- 财产保险:以财产及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比如家庭财产险、运输工具险、货物运输保险等。
这条就不过多解释了~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当然先保人,其他财产保险适当补充即可。
(3)先大人,后小孩
家庭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做到先大人,后小孩。
即先保证大人保障足够的前提下,若有结余再考虑宝宝的保障;
毕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险”。
进一步也可以说是,应该先为家庭经济支柱购买保险,再给家庭其它成员购买保险。
毕竟家庭经济支柱万一倒下,对家庭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最严重的。
事先把这个风险转嫁出去,紧急度最高。
只要把自己先保障好,你就是爸妈和孩子最好的保障。
3.
最后,配置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一次性买完就完事了;
它应该是从实际需求出发,随着人生进入不同阶段,根据其对应的责任而具体实施。
可能需要每20/30年一段规划,每5年/次调整,亦或是每1年/次例行检查等,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及检查。
花大价钱一次把保障买到溢出,或者觉得买一次保险后续就不用打理,对于大多数工薪家庭来说,是非常愚蠢的配置方式哟~
当然,如果你搞不清楚到底应该怎样配置,或者不知道自己的保险配置方案是否完善,可以直接来找我(微信搜索ID:tucaojun888)。
表害羞,总比自己瞎配置好的多~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