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之前在☞《都说保险3.0%时代要来,这怎么过了6月份还没动静》里,跟大家说了小道消息:
说是监管因为处理“明天系”落地的问题,没时间处理预定利率下调的事宜,只能往后拖。
不少朋友看了文章之后,直接就来留言提问,好奇:
是什么大事,能把监管忙的焦头烂额?
不得不说……
你们是会找重点的!
今天就来满足你们的好奇心,说说这件让监管耗费心力的大事~
1.
简单来说就是“中汇人寿”正式成立,依旧是国字号,中投旗下的中央汇金出资265.6亿元,持股比例为80%;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出资66.4亿元,持股比例为20%。
中汇人寿承接原明天系控股的天安人寿全部有效资产、保单负债以及全网网点。
换句话说,天安人寿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整整历时3年的接管,这一大雷终于平安落地……
是今年“明天系”安全落地的第二家保险公司;
上一次是2月份的“华夏变瑞众”。
其实“明天系”的故事,要说明白得追溯到2020年。
事发的时候,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说了这件事☞《我滴个乖乖,四家保险公司被银保监接管》;
当时监管给出的接管理由是,天安人寿等四家保险公司触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44条规定的接管条件。
《保险法》第144条说了啥?
- 保险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其实行接管:(一)公司的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二)违反本法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可能严重危及或者已经严重危及公司的偿付能力的。被接管的保险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因接管而变化。
当时这四家保险的偿付能力,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哪怕是亏损最严重的天安人寿,也没有撞破100%的红线。
那答案很明了了,估计就是第二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的情况了。
其实问题就出在“明天系”这三个字上面了。
这是3年期的百度百科👇:

这是现在的百度百科👇: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就俩字,唏嘘~
2.
如今四家“明天系”的保险公司,基本都已平安落地。
- 易安重组为了“深圳比亚迪财险”;
- 华夏重组为了“瑞众人寿”;
- 天安重组为了“中汇人寿”。
突出一个靠谱~
其实,在“明天系”之前,中央汇金就出手救助过两家大型国有保险集团,中再集团和新华保险。
这次再次临危受命,也算是顺理成章。
这几年,从万亿级别的安邦集团、到6000亿级别的华夏人寿、再到目前2000亿级别的天安人寿;
监管和保险保障基金,也是用了老命在兜底。
安邦人寿的接盘侠大家集团,股东主要是保险保障基金、上汽、中石化。
华夏人寿的接盘侠瑞众人寿,股东主要是中国人寿、太保集团、新加坡投资集团、工行、建行、农行、交行。
也怪不得很多人都在说“保险公司的尽头是国企”……
只能说,不愧是全世界最靠谱的监管和兜底政策,靠谱的很!
3.
另外估计有些朋友买过天安或者华夏的保险,那这次的接管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有什么影响么?
答案是:
除了有瓜吃,没啥影响……
所有的保单都已经做了妥善的安排,无论是历史保单还是新单投保,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同时也不需要我们做任何配合!
PS:最近有诈骗分子,冒充保险公司,以“需要手续费迁移新保单”为由进行诈骗,擦亮眼睛~
所以总的来说,其实购买保险真没太大必要去花精力,挑选保险公司。
且不说大保司,诸如安邦之流,也一样可能会出现危机;
就算是有突发情况,监管一样会做好妥善的安置。
而且换一个思路来说,截至去年底,保险保障基金余额(汇算清缴前)2,032.98亿元;
其中财产保险保障基金1,244.03亿元,占61.19%;
人身保险保障基金788.95亿元,占38.81%。
这些资金,如果小保司出现问题,擦起屁股来那是轻而易举。
但如果是像安邦那样的庞然巨物再多来几个,保险保障基金能不能喘的过来气还真是两说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小保险公司甚至更占优势一些。
就是这么魔幻~
最后,如果对保险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来找我(微信搜索ID:tucaojun888)。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