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前几天在☞《一到年底,保险销售那是纯纯科技与狠活呀》一文中跟大家说过:
“开门红”来了,一定要警惕各类的误导销售。
于是,后台最近咨询各种各样储蓄险的朋友,肉眼可见的增加。
都是想问一下,自己被推销的产品是否值得购买?
其中有一个朋友的咨询,让我看完,直呼好家伙!
1.
事情是这样的。
这位朋友最近投资的各类理财,都是一片绿油油。
于是他决定赎回一部分产品,转投储蓄险,进行保守理财。
他的保险代理人朋友听说后,就向他推荐了一份增额终身寿险。
还给他发了一份“收益演示表”:

这份保险从第6年开始,就有3.44%的当年收益率;
到了第30年时,甚至就有8.02%的收益率。
这位朋友看完之后,差点当场拍板就买了!
但看到收益这么高,他下意识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才用着残存的理智,找到我咨询一下。
当我看到这份所谓的“收益演示表”时,差点一口水喷到电脑屏幕上……
好家伙,等到100岁的时候,就有29.66%的年收益率,哪怕80岁也有15%。
资本还玩啥股票,大家一起来买保险啊!
简直巴菲特看了伤心,索罗斯看了流泪~
2.
别管你吹的天花乱坠,现金价值都放出来了;
咱们来算一下“IRR”,就知道是骡子是马咯~
用Excel一拉,好家伙30年的IRR只有3.13%……
这个IRR什么概念呢?
之前我推荐的「☞ 增多多3号 」,大家还有印象吧。
增多多3号的IRR是3.49%。
两者差的这0.36%有多大?
咳咳,没多大,投入15万也就差个几十万而已~

为啥会差距这么大呢?
大家仔细看一下之前的那张“收益演示表”,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
收益那一栏写的是“当年收益”和“当年收益率”!
在这个“当年收益”维度下,所有的复利产品,在后期看起来,都是梦幻般的收益……
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平时大家理解的收益率,都是年化收益率。
比如你存100万,一年之后返你105万,那么年化收益率就是5%。
但是增额终身寿险这一类复利储蓄险,就不能用简单的年化收益率来计算。
而是要把时间维度一起统计进来。
更形象点说,增额终身寿险这类储蓄险,就像是开连锁饭店。
你投资了100万开了一家饭店,经过30年之后,已经扩张到5家门店;
总计盈利300万,每年可以盈利25万。
这个时候你要考虑投资回报率;
要参考的是100万投入,30年时间和这300万收益的总体收益率。
而当年收益率就是,简单粗暴的只看到30年后,每年可以赚25万,就直接说这家店的当年收益率是25/100=25%?
这尼玛不就是诈骗嘛……
最最最马叉虫的是,你还拿他没办法。
因为人家表明的就是“当年收益率”,是你自己和认知中的收益率搞混了,跟人家可没有关系哟~
这就像你去洗浴中心,看见菜单上写着“3000元帝王套餐,美女技师任你选择”。
到最后发现,确实是美女技师,然后……
给你来了一套非常正规的,足疗,采耳,盘发,理发,剃头,破甲,刮脸,洗鼻,刮眼睛,松腿!
是你自己想歪了,关我啥事~

3.
为什么无论什么样的理财向保险,我在测评的时候,永远使用的是IRR这个维度?
就是因为IRR这个内部收益率,是将投资时间也考虑在内。
简单来说,同样是100万的收益。
- 方案一:是每年5万,分20年给你;
- 方案二:是20年后一次性给你100万。
如果只是简单看收益率,两者的收益是相同的。
但是从IRR的角度来看,方案一的收益率是要远远高于方案二的。
其实很好理解,方案一你提前拿到收益之后,还可以拿着收益去进行其他投资,收益远远不是方案二能比的。
这,就是IRR的魅力。
它将时间维度考虑在内,可以给你一个最客观的收益反馈;
任何的收益陷阱,都没办法骗过IRR!
关于IRR的具体计算方式,我在☞《如何挑选一款优秀的年金险?用IRR盘它》一文中已经教给大家了。
一台电脑,一个Excel就能搞定!
之后遇到搞不明白的理财产品,大家一算便知道靠不靠谱~
这不比听别人忽悠强多了!
我是理财达人吐槽君,爱你们!
目前最推荐的储蓄险:
- 年金险:☞《养多多3号,听说领到手的年金最多?》
- 增额终身寿险:☞《又一款顶级增额产品要完蛋,感觉不妙了……》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