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虽然不管是吐槽君还是逗逗酱,一直在强调保险的个性化,不同的人群适合不同的保险。
比如定期寿险适合普通家庭转嫁顶梁柱身故风险,而终身寿险则更适合高净值人群用来分割财产。
但有一些保险确实无论何种人群,都没有购买必要的。
吐槽君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这类“谁买谁后悔”类的保险产品都有哪些?
一、长期意外险
这类产品多见于捆绑销售的线下组合产品,也有部分公司打着“百万XX”的名头单独销售。
主要特征为:
- 保障期间长
- 较低的(通常为10或20万)普通意外身故/全残保障
- 百万保额级别的交通工具意外保障
- 保费非常昂贵(上千元每年)
- 满期可以返还保费
吐槽君挑选市场上卖的最热门三款长期意外险,与一年期意外险做下对比: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长期意外险有着非常巨大的缺陷:
1、普通意外保障单薄
长期意外险一般只有交通意外的保障较高,普通意外的保障非常单薄,只有10万左右。
这就意味着发生如下的意外:
- 溺水
- 动物咬伤
- 高空坠物
- 行人状态被车撞
- 失足坠落
- ……
那么只能拿到10万的普通意外身故保障,根本拿不到那看起来很美好“百万级”赔偿!
2、意外医疗缺失
意外险并不是保死不保生,一款优秀的意外险也应该包含意外导致受伤的医疗报销。
而长期意外险这方面的保障是缺失的,只有发生身故或者残疾才能进行赔付。
3、价格虚高
跟一年期意外险比起来,长期意外险的价格过于虚高了。
一百块能解决的事情,搭进去一千多保费,只求一个返还保费,大致想一下就知道非常不划算。
当然具体数据计算也是这样的,就以上文的“百万如意行”和“小蜜蜂超越版”作对比:
如果把每年的差价1470-158=1312元,用于银行的3.25%死期理财,30年后一共可以获得本息共计28361元;
这和“百万如意行”返还的15435元孰优孰劣,想必不用吐槽君多说了吧!
意外险大多既没有健康告知,也没有等待期,保费也不随着每年被保人年龄升高而增加;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每年购买当下最好的一年期意外险即可,长期意外险也就看看乐呵,真买你就上当了!
二、万能险
万能险就比较狡猾了,它的产品形态不像长期意外险那样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因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万能险的形态非常之多。
常见的有“终身寿险、终身重疾险、两全保险、年金险”等等。
刚接触保险的朋友,想要弄懂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困难的。经常出现想要买一份重疾险,但是最后却买成了万能险附加重疾险的情况。
其实这类产品本质上是一个万能险的收益账户,每年需要往账户中存钱,而各类保障则是每年从账户中扣钱作为保费。
很多朋友看到万能险的本质之后可能会觉得:“多好啊,又有收益可以赚,又有保障可以享受!”
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首先万能险账户的保底收益一般很低,大多在2%左右,各种业务员推销告诉你的4%、5%的收益率都是基本不可能达到的中档收益。
其次万能险的附加保障都是采取自然费率;
也就是被保人年龄越高,当年所扣的保费越高,到最后账户价值扣完了,所谓的“终身”保障也就终止了。
以最为知名的万能险“平安智能星”为例:
0岁男孩,30万保额,20年缴费,年缴保费为4500元。
以合同万能险保底收益1.75%计算,在64岁时,账户的剩余金额就被扣完了(如果中途领取过教育金、婚嫁金或者创业金,账户余额会更早清零),所有保障终止,账户价值也归零了。
而反观隔壁相同保障的“前行无忧”,真正意义上的保障至终身,20年缴费,年缴保费也才2340元。
所以,你还有什么理由购买万能险呢?
三、返还型保险
最后这种保险,应该是中招人数最多的产品了。
“有病治病,没病返本”这句话,击碎了多少保险消费者心理的最后屏障。
但其实返还型保险的本质:就是30%的保费买了一份纯保障消费型产品,剩下70%的保费买了一份年收益在2.5%左右的理财。
而且如果在保障期间内出险,理财的本息就都归保险公司了,我们只能拿到正常保障的理赔金。
所以,是我3.25%收益率的银行死期不够安全了,还是4.5%收益率的货币基金打不动了?
以至于你要选择收益率只有2.5%,本息还不一定能拿到手的返还型保险了?

当然,严谨的数据党可以移驾这里,右戳☞《为什么不推荐购买返还型保险?》,学霸吐槽君已经罗列的具体的数据供大家参考,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四、写在最后
保险作为一类信息透明度非常低下的金融产品,太多朋友吃了信息不对称的亏了。
今天吐槽君把保险最大的几个“坑货”,拉出来挨个批斗,主要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在选择保险的时候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有些保险买错了,只是些许经济上的损失,大不了是用更多的保费换取保障;
而有些保险买错了,就会直接造成保障上的缺失,等到出险的时候可没有后悔药。
我是吐槽君,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都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好保险,爱你们!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吐逗保,看更多走心文章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