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保险圈又一个大事件!
2月24日,《中国银行保险报》消息,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华夏人寿目前经营稳定,银保监会已批准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和其他投资人共同筹建瑞众人寿保险公司。
该负责人还表示,新公司获批筹建,标志着华夏人寿风险处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公司设立后,将依法受让华夏人寿资产负债,承接机构网点及人员,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义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及各有关方面合法权益。
字儿不多,事儿不小!
1.
第一次听到华夏人寿的“坏消息”,还要追溯到2020年。
2020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依法对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机构实施接管的公告》:
对华夏人寿、天安人寿等6家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接管。
说是一年的接管,但是事情的麻烦程度,远远超出了监管想象……
于是一年到期之后,又续期了一年。

再然后就到了去年7月份,结果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
也没说是继续接管,还是保险公司已经整顿完成。
引得不少吃瓜群众心里痒痒。
我也是第一时间,跟华夏的朋友打探消息。
结果得知公司内部风平浪静,也没传出什么重大变故的八卦。
然后……
这事儿就渐渐的被大家遗忘了。
毕竟公司的业务还在照常展开,无论是销售端还是理赔端,都在正常运作。
结果就是一道惊雷……
华夏无了。
所有的负债、保单、机构、工作人员,全部由新成立的“瑞众人寿”接手。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PS:华夏具体出了什么问题不便多说,百度一下“明天系”你就懂了~
2.
如果是吐逗保的老朋友,一定会觉得这种操作很眼熟。
没错,之前安邦保险变大家保险,也是一模一样的套路。
因为董事长集资诈骗,安邦保险摊上了几百亿的窟窿。
最后监管出手,在经过漫长接管之后,安邦保险重组为了大家保险。
所有的保单,也安稳的进行了过渡。
如此看来,这两次的重组,也是给之后的风险处置,定下了基调。
接管☞重组
只是苦了保险保障基金,每次出事都是添补几百亿的窟窿……
也难怪保障基金要“涨价”呢。
PS:还不知道的朋友可以戳☞《听说保险打破刚兑了?!》一文了解。
其实到目前为止,监管一共有5次出手接管保险公司,效果都还不错。
第一次:永安财险
第一次接管的时候,连保监会都还没成立呢!
甚至连《保险法》,也只是仅仅颁布了1年而已!
不过永安财险的接管,确实跟新《保险法》的颁布,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保险法》要求保险公司注册资本最低为 2 亿元,且必须是实缴。
而永安被查出实缴资本只有8800万,还有违规的销售行为。
尴尬的是由于当时保监会还没成立,永安财险只能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接管……
第二次:新华保险
新华保险的名字,大家肯定不会陌生。
目前“四大保险公司”之一。
2006 年,因董事长8年期间违规挪用资金130 亿,导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之后新华人寿被保监会接管,并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收购其股份。
2009 年 11 月,保险保障基金在监管结束之后,把新华人寿 38%的股权整体转让给中央汇金公司。
不仅保险保障基金没有亏损,甚至赚了 12.5 亿!
后面的剧本,大家也知道了。
新华保险在接管完成之后依旧一路高歌,目前中国500强排名第55,2021年营业收入达2223.8亿。
第三次:中华保险
2007 年,中华保险被曝出现 64 亿巨额亏损。
2009 年,中华保险试图市场化重组,但很遗憾并没能成功,外界都认为中华保险的破产只是时间问题了。
但是保监会觉得:
无所谓,我会出手!
再度派出保险保障基金,接管救市并取得成效。
2016 年和 2017 年底,保险保障基金开始抽身,分 2 次卖出中华股票,这次共盈利约 100 亿元!
咱就是说,保险保障基金连着两次救市都赚到钱了,也属实是牛X……
第四次:安邦保险
安邦保险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
因为董事长的集资诈骗,保险保障基金足足注资了608个亿,才完成了重组。
目前的“大家保险集团”就是重组之后的产物。
还出了几款蛮不错的产品呢!
不知道这次保障保障基金的608个亿,之后能不能回本。
不过这窟窿着实有点大,我看悬……
最后一次就是今天提到的“明天系”的接管。
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银保监一口气接管了4家保险公司。
总的来说,这5次接管,都很好地解决了风险问题。
并且从最近几次接管来看,银保监貌似也准备将重组,当作应对高额风险漏洞的最佳解决方式。
有窟窿?
没事,保险保障基金添上!
然后用添上的资金作为股份,重组一个保险公司接盘所有保单。
等到平稳过渡后,再出售股份抽身,突出一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3.
之前的安邦重组也好,这次的华夏重组也罢;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至关重要的保单保障,银保监都是放在首要位置上。
所以,还是那句话:
在中国买保险,你就放一万个心,全世界最严格的监管制度,不是说说而已的!
保险公司卷钱跑路?
不存在的~
最后,还是忍不住“落井下石”一下。
之前安邦保险也好,华夏人寿也罢,很多代理人在销售保险的时候,都是以“大保司安全稳定”为最大卖点。
结果嘛,懂的都懂。
之前很多文章我们都提到过:
无论是保障还是理赔,大小保司之间并不存在本质性区别。
更何况2年对于一个保险公司来说,都有可能是沧海桑田。
我们长险动辄几十年的理赔周期,谁被接管,谁又重组,甚至谁又逆袭,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所以作为消费者,与其操心保险公司的安全性,不如把重点放在保险条款和产品性价比本身。
这才是硬道理~
若对保险有任何疑惑,都可以直接找我聊聊(微信搜索ID:tucaojun888)。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