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今年随着某眉笔事件爆发,大家突然间就发现,自己已经陷入消费陷阱很长时间了。
同样的东西,“国货之光”要比那些妖艳贱货便宜不知道多少倍。
说好听点以前一直为品牌付费。
说难听点,就是冤大头花了那么多钱,就是买了个牌子……
当然,不光美妆和日用品领域是这样;
保险同样也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透明,一不小心就“为品牌付费”的品类。
同样的保障,某500强大公司需要一两万的保费,而某不知名小保司只需要六七千就能搞定。
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咱就是说,是真的便宜没好货,还是花钱买了个牌子?
今天就说点,圈子里的内幕~
1.
首先就是保险公司藏着掖着不让我们看到的——保费构成。
保险也是一种产品,它和我们身边的电脑、手机甚至一瓶可乐一样,都有自己的价格构成。
一款保险的保费,一般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保障费用和非保障费用。
保障费用很好理解,保险卖出去之后又不是不用理赔,我们的理赔金其实就是所有人的保费里扣出来的。
这部分费用是由精算师,借由大数据计算出来的。
比如说平均每100个人中要有1人理赔,那么如果理赔5万块,那么每个人的保费至少要达到500块,保险公司才不会亏本。
这也是为什么健康险一般年龄越大,保费也越贵。
因为根据重疾预定发生率,年龄越大,发生重大疾病的概率也就越大;
保障费用高了,保费自然就高了。
当然,这部分的数据还要辅以预定利率,来把我们保费的时间成本扣除。
这部分就比较复杂了,反正大家只需要记得这部分保障费用,每个保险公司都差不多就可以了。
因为都是经过同一套大数据统计后,由精算师计算得出的。
没道理会算出两套数据……
所以保险公司之间保费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非保障费用。
首先就是运营成本。
大保险公司的员工通常更多,分支机构也更多,员工工资、房租、水电瓦斯都是钱啊,整体费用的支出自然很高……
更何况某些保险公司(不点名了,怕怕,哈哈哈),为了激励员工,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优秀员工全世界各地玩耍。
这些费用,都是要从平时的保费中分摊的~
然后就是品宣的费用。
百岁山为什么卖的比冰露贵?
还不是广告打的多,牌子响亮么!
同样各个保险公司为了打响自己的招牌,每年所投入的资金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哦~
疫情前某安一年的广告宣传费用,就有200个亿。(人家财报自己发的,不是我编的哟~)
你没看错,200个小目标!
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猜猜这部分广告费,最后谁来出?
最后就是保险公司的自留利润。
大保司产品不愁卖,就会适当多留一些利润;
而小保司为了打开市场,一般都会选择薄利多销。
综合这么多因素下来,大保司的产品自然就贵不少了~
2.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大保司的产品固然贵,但是理赔肯定更好呀!
NONONO~
来看一下,去年保险公司的理赔年报👇:

(制图By吐逗保)
行业平均获赔率,达到了98.93%。
无论是大保险公司还是小保险公司,获赔率都在97%以上!
当然不光是获赔率,在理赔时效方面,大小保司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都很快!
最快的保司小额理赔申请支付时效,仅用了0.05天。
比弯弯充话费都快,就突出一个离谱……
所以总的来说,只要我们投保时把产品保障弄清楚、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出险后及时提交资料;
无论是大保司还是小保司,都可以轻松拿到理赔!
当然,还可能会有人说,大保司的产品保障就是好很多,很多小保司不能赔的情况它都能赔。
一分价钱就是一分货!
诶嘿~
我预判到了你的预判~
早在☞《贵的保险理赔好?来看看这份条款对比》一文中,我就详细对比过不同保司的产品条款。
结果就是……
没啥差距!
真真就是同样的口红,一个卖你八九百,一个卖你八九块……
没想到吧~
3.
小时候妈妈总跟我们说,一分价钱一分货。
以至于我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觉得贵的东西一定有贵的道理;
而且缺点只是贵而已,甚至贵都不是它的缺点,而是我的缺点。
但自从知道了信息差,自从知道了9块红酒可以卖900,自从知道了79块可以买一沓眉笔之后……
我才知道,不迷信品牌,不迷信营销,只看产品本身的性价比,才是真的一分价钱一分货!
今天说了这么多内幕,要个转发不过分吧~
当然如果你对保险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来找我(微信搜索ID:tucaojun888)。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