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再坚持几天,就可以回家过年了~
很多朋友都会选择趁着过年假期,带着家里人一起去体检。
但是这个体检,其实大有门道!
盲目的“随大流”体检,不光浪费钱不说,该检查出来的疾病也很可能查不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体检普及率如此之高,还会出现“上半年体检一切正常,下半年就被确诊癌症晚期”的情况……
不过莫慌~
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真正科学有针对性的体检方法!
1.
目前绝大多数人的体检都是公司组织,或者选择的团购体检套餐。
这类体检方案大多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而且很多体检项目对于癌症的初期检测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比如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以及腹部彩超等,这类体检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各类慢性疾病。
而早期癌症通常不会影响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一系列体检常用生理指标!
所以目前来看大多数人所参与的体检,主要功能还是在于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管理。
比如查出脂肪肝,就要多运动少吃脂肪。
而对于早期癌症,检测的效果还是十分有限的。
如果想要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检查自身情况,就应该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体检方案,而不是集体走个过场就草草了事。
2.
科学的体检方案应该由“常规体检”和“专项检查”两部分组成。
常规体检包括:

(制图By吐逗保)
常规体检项目,适合各年龄段的绝大部分人群。
针对各年龄段的高发类疾病进行检查,在选择体检方案时,照搬即可~
做完常规体检呢不算完,还需要根据资深的生活习惯以及健康状况,添加对症的专项检查。
各类情况对应专项检查如下:

(制图By吐逗保)
比如说平时体检最常见的,“已婚已育专享”的胸片检查(做完半年内会影响生育质量)。
单单X光胸片,并不能检测出1cm以内的早期细小肿瘤,一般能发现的都已经是中晚期的肺癌了。
这时候就可以使用,精确度更高的“低剂量螺旋CT”。
这种检测方法,甚至可以发现几毫米的肺部细小结节!
更早发现病灶,也就意味着可以更及时的治疗。
要知道很多癌症,在发病初期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
比如早期的肺癌和宫颈癌,就有着接近100%的五年生存率。
总结就俩字:能救命!
3.
当然除了体检方案,关于体检的误区也是有很多的。
(1)肿瘤标记物异常等于癌症?
直接说结论:
肿瘤标记物异常,并不100%代表患有癌症!
当然,比较蛋疼的是,罹患癌症,也不代表肿瘤标记物100%异常……
肿瘤标记物,仅仅是筛查癌症的一种辅助手段。
除了癌症之外,很多情况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异常。
所以想要真正确诊癌症,还需要结合其他手段,才可以达到准确无误。
如果在体检的时候,检查出肿瘤标志物异常,千万不要慌张!
谨遵医嘱,积极复查即可~
(2)商业体检中心更靠谱?
随着体检“红利时代”的到来,以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等为代表的商业体检中心,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而目前绝大多数公司所提供的体检福利,也都是由这类商业体检中心所提供。
享受着贴心服务,看着体检中心各类专业的医疗器械,许多朋友会产生商业体检中心要比医院的体检中心来的更靠谱的错觉。
但是!
如果有选择的话:
三甲医院>普通医院的体检中心>商业体检中心。
懂的都懂~
(3)越贵的体检越好?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句话基本是每个人从小听到大的。
但放到体检上,越贵、越“高端”的体检方案就是越好的吗?
其实这类昂贵的检测方法,仅仅在针对特定身体状况的人群的时候,才能起到“物有所值”的作用。
举个栗子:
PET – CT,这种检查每次的花费在1万元左右,但作为常规检测手段就有些画蛇添足了。
只有在 X 光、CT、MRI 高度怀疑恶性病变,或者对一些没办法查找病源的肿瘤,这种检测方法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所以说,体检其实也和保险一样,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明明几百块就搞定的事情,非要去花上万元,那不是“人傻钱多”是啥?
4.
再唠叨一句~
做公众号这么多年,我是遇到过太多,因为体检检查出小问题,而没办法买保险的朋友了!
所以……
不要再购买保险前去体检!
也不要在买保险后的等待期去体检!
真的很麻烦……
最后在我看来,“保险”与“体检”,是非常优秀的两种应对风险的方法,也是每个聪明人都应该做好的功课。
在风险来临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保险计划,定期进行专项体检,是一个成年人对自己负责,也对家人负责的表现!
有任何关于保险的疑问,都欢迎来找我(微信搜索ID:tucaojun888)。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