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今天闲着没事在金管局官网瞎逛的时候,发现最近又有四家银行解散了👇:

然后好奇的我就去搜了一下,去年有多少家银行GG了。
结果真吓了我一跳……
算上这4家银行,去年一共有21家银行批复解散!
好家伙,比我家楼下的咖啡厅,关门的都更勤……
这是神马情况,要世界末日了?
1.
去年解散的21家银行,基本都是村镇银行,或者地方性的小银行👇:

(制图By吐逗保)
但小归小,其实和保险公司一样,任何一家银行的资产都不容小觑。
那怎么就说散就散了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降息惹的祸。
之前关注吐逗保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国家为了刺激消费,让大家把存款拿出来,已经连续三年不停地降息了。
大行都乖乖跟着央妈走,闷头降息。
而这些小银行一看,吸储的机会这不就来了么~
于是依旧用着较高的存款利率,抢着抛弃大行的客户。
但问题是,银行是靠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盈利的。
这边存款进来了一大堆,但是贷款却迟迟放不出去……
没办法,市场不景气,无论是经营贷还是小额贷,都不太有吸引力。
再加上小银行的通病——治理混乱、风控体系薄弱。
久而久之就会面临比较大的经营压力。
当然,国家也是发现了这类问题,并且在去年开始着手整治。
其中一个手段就是,将部分风险较高的小银行解散,合并进其他银行去。
所以去年一年解散这么多中小银行,也就不是啥奇怪的事情了……
其实这种解散还算是好的呢;
还有不少银行没等到这一步就GG破产了,比如包商银行、太子河村镇银行等等。
是不是有点颠覆你印象中,“银行=保险柜”的固有想法?
2.
我知道你很慌,但你先别慌。
先来看看银行的解散和破产,都是如何进行事后处置的。
(1)解散
去年解散的21家银行,基本都被其他银行吞并了。
这也就意味着,之前的所有存款、贷款、债权债务,都已经被新银行所接手,不用担心我们的权益受损。
唯一没有被吞并的梁平澳新村镇银行,在就地解散前,也已经将全部存贷款业务清零了。
也就是说,储户的钱在解散前就已被取走或存入其他银行了。
所以整体来说,这解散的21家银行,都不存在业务纠纷,对于我们个人储户来说没有任何损失。
(2)破产
破产的情况就惨不少了……
先来认识一个牌子👇:

银行破产之后,只能由存款保险进行兜底。
所以去银行存钱的时候,先看看银行外面有没有挂这个牌子。
只要有挂这个牌子,那么银行就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

不过,本息合计最高只能赔 50 万!
超过 50 万的部分,就得等到银行破产清算完,再按一定比例赔付了。
包商银行破产那一次,就是存款保险基金和央行出的钱,全额赔付 466.77 万个人客户存款。
6.36 万企业及同业机构客户,也得到了 90% 的赔付。
所以说,在国内最安全的存款方式,就是将资产划分成N个50万,分别存在不同的银行中。
咳咳,方法会了,请问50万去哪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存款,而不是银行理财!
目前受存款保险保障的存款类型,一共有2.5种。
第一种就是最常见的活期或者定期储蓄,平时我们银行卡里的,就是这种存款类型。
第二种就是最近爆火的大额存单,一般20万起投,收益率也稍可观一些。
最后剩下的0.5种呢,就比较特殊,叫做结构性存款。
它更类似于存款和理财产品的结合体;
大多数的结构性存款都是保本的,本金部分就自然受存款保险的保障。
而有的结构性存款属于“部分保本型”;
这种结构性存款就只有保本部分受存款保险保障,另一部分激进理财就不受保障,盈亏自负。
结构性存款都是有风险等级的;
PR等级越高,保本部分就越少,相对的风险也就越高。
只有这2.5种存款,才受存款保险的保障。
其他在银行中销售的理财产品,哪怕是分属于“固收”的理财产品,都不在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内。
甚至于很多银行卖的理财产品,压根就不是银行操盘。
这类产品,亏了,那就亏了……
谁也救不了我们。
3.
现在每天不是这暴雷,就是那破产的;
想要100%安全的理点财,怎么做才是最靠谱的?
目前一共有三个途径:
第一个就是刚才说过的银行存款。
收益率现在一般在2%,尽量不要挑小银行;
每家银行不要超过50万,安全性就没有问题。
第二个就是国债。
以国家信用背书,只要国家不破产,你就不会亏损。
啥,你说国家破产了怎么办?
你的思想很危险哟~
国债的收益要比银行存款高一些,但高点有限,目前在2.5%左右。
第三个就是部分储蓄险。
「 万能险 」和「☞ 分红险 」保本,「☞ 增额寿 」和「☞ 年金险 」保本保息。
安全性没得说,就算保险公司破产,也有《保险法》在,100%有接盘侠可在,不用担心损失👇:

尤其是「☞ 增额寿 」和「☞ 年金险 」,合同一经签订,所有的收益就定下来了,一分不会多也一分不会少。
根本不受市场投资大环境的影响。
在未来这个注定低利率的时代,是非常不错的储蓄和养老产品。
这个道理就和现在看30年前的保单一样,锁定长期利率就是爽👇:

不过有一点得特别留意,要是这笔钱短期内会用到,那就不建议买储蓄险。
因为这类产品的“回本时间”,也就是现金价值超过已交保费的时间,还是需要个六七年的。
所以在早期提前退保,不仅没有收益,甚至还会亏钱。
如果不确定你适合哪一类产品,直接来找我就好(微信搜索ID:tucaojun888)。
那叫一个专业~
最后,好好生活,好好攒钱。
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现在的时代,实在是太魔幻了。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