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院不卖药?得病之后你会发现到处都是坎……

保险测评 吐逗保 597℃ 0评论

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医保,作为“社会主义羊毛”,在吐逗保平时的文章中,从来都是优先级NO.1的存在。

而且医保这些年也很争气(谈判专家也很给力),越来越多的高价药被纳入到医保中,价格也大幅下降。

比如说有一种药物叫“赫赛汀”,治疗乳腺癌的疗效非常好。

但是过去它的价格是2.2万/瓶

经过医保谈判以后,纳入医保,药价降低60%,降至7600元

再通过医保的报销,每个人只需要支付1500元

从2.2万,到1500,整体需要支付的费用降低了90%以上!

看似全民“医疗经济自由”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但经常跟保司理赔部门打交道的我知道,事情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是。

很多高价药,都已经被纳入医保,并且价格也大幅下降。

但是!

医院他不卖给你了……

你只能去院外的药房去买。

不仅价格高不说,药物也不能通过医保报销了。

更要命的是,随着高价靶向药纳入医保,之前很多慈善机构与药企设立的部分患者援助项目也随之暂停。

一道坎接着一道坎……

1.

以前第一次从患者处了解到,这个情况的时候。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

是不是医院和周围药房“勾结”,故意不卖药,逼着患者去药房购买更贵的药物?

不过后来在深入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我发现……

这里面还真没有“坏人”。

只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首先。

造成这一局面的最大原因,就是某些地区的医保财政紧张。

我国的重疾患病人数,尤其是癌症的患病人数,实在是太庞大了。

以最近的2020年全国癌症报告为例:

平均每天有超过1.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也就是说平均6-7分钟就有一例癌症被确诊。

而这些患者,基本都有高价药的需求。

如果医院大量购入高价药,极有可能就会超出医保预算(尤其某些经济不发达地区)

毕竟除了重疾患者外,还有很多其他患者需要医保帮助的……

其次。

国家在最近几次的医保改革中,取消了医院议价的权利。

之前国家是允许医院对进购药品进行价格上调的,最多不超过15%作为医院盈利收入。

要知道,靶向药这一类的“金贵”药物,储存环境都是有着严格要求的。

有了这部分议价,医院也不用担心保存药物的花费。

但现在没有了这笔利润空间,那么很多医院也就不愿意再购进这类药品,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

就是之前“矫枉过正”的药占比了。

药占比=药品收入/(药品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

通俗点说就是病人看病的过程中,买药的花费占总花费的比例。

国家期初为了治理药物滥用的情况,减轻患者的医疗压力,要求药占比要严格控制在30%以下

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一旦超过这个百分比,就要对医院和医生进行问责。

而目前的情况就是,哪怕高价药一再降价,但只要医院敢开具,药占比还是会很容易的超过30%……

所以医院,它也很蛋疼啊。

不过好在最近医保改革中,国家已经发现了这个“矫枉过正”的情况。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取消了药占比,采取了更合理的用药系列指标

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医院仍旧不愿意销售高价药。

毕竟……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嘛~

2.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说:

医保不报销没事啊,我们可是“有保一族”~

但其实,除了医保不报销以外,大多数商业百万医疗险,对于院外购药同样是无能为力的……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我和逗逗酱,在提到百万医疗险的时候,总是特别看重院外特药保障这一项。

院外特药保障:是指若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品无法在医院内进行购买,保险公司会安排被保险人在合作的药店网络范围内购药,并对责任范围内的药品费用进行实时结算。

只有带有这项保障的百万医疗险,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有药必达”。

目前带有“院外特药保障”的热销百万医疗险有:

具体的测评,可以戳上方产品名直达。

3.

大病所面临的困难,其实远超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求医时的衣食住行,医保不能报销的院外购药、基因检测,治疗期间的护工费、营养费。

处处都离不开一个字——

人生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所以有条件的情况下,为全家人都配置一份“重疾险 + 百万医疗险”。

哪怕预算不足,也要配置一份有特药保障的百万医疗险,起码让我们在关键时刻,有钱可医,有药可医!

当然,准备归准备。

我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大家的保险永远不出险才最好~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用轻松诙谐的语言,解读严肃认真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