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疾险挑选攻略拿走!

保险知识 吐逗保 408℃ 0评论

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2017年前后,互联网保险开始兴起。

从此重疾险的发展,算是彻底踩下了油门。

这期间甚至连重疾规则定义,都进行了一次更新。

现在再看5年前的产品,和现在的产品一比,可以说是“面目全非”。

随着重疾险新品地不断上线,保障责任也愈来愈复杂,这可让许多人更加无从下手了。

虽然逗逗酱在每款高性价比重疾险上线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给大家带来准也得测评文章。

但这也让很多朋友犯了“选择困难症”,哪款都喜欢但就不知道选哪款才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为了帮助大家建立对重疾险清晰的认知,今天就将“成年人重疾险的挑选要点”掰开揉碎了和大家聊一聊,看看成人重疾险究竟如何挑选才正确

PS全文很长很全面,耐心读完绝对有收获~

1.

先来说一下,基础知识。

首先,什么是重疾险?

顾名思义是指当被保险人罹患保险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后,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一次性给付保险金,且这笔赔付可任意支配。

重疾险属于“给付型”,确诊疾病后保险公司会赔付保额。

如果购买多款重疾险,也是可以同时叠加理赔的,互不影响。

其次,和很多人的以为的“确诊即赔”不同,重疾险理赔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需要符合合同约定才能赔付

并不是说你一旦得了这个病,保险公司就一定会赔;

很多时候他会要求你病到某种程度,甚至必须进行了某项手术,才能赔付。

以28种法定重疾为例:

确诊即赔的仅3种(恶性肿瘤、严重III度烧伤、多个肢体损失);

需要实施了某种手术才能赔的有5种(如:冠状动脉搭桥术、良性脑肿瘤、主动脉手术等);

需要达到某种疾病约定状态才能赔的有20种(如: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等)。

因此,大家需要仔细查看保险条款,正确理解重疾险的保障。

最后,很多人都误解了重疾险的意义。

觉得购买重疾险,就是为了解决医疗费用。

但其实那是百万医疗险的作用!

重疾险解决的,是罹患重疾后,整体家庭的经济损失。

误工损失、营养费、车马费、护工费,这些百万医疗险束手无策的经济损失,才是重疾险的真正作用。

医疗费?

只是其中的一个作用罢了~

PS当年重疾险发明的初衷,就是因为一位医生发现很多人通过医疗险挺过大病治疗阶段,反而在康复阶段破产了……

2.

了解完重疾险的基础知识,咱们再来看看进阶技巧,如何挑选最适合自己的重疾险?

(1)确定预算

选重疾险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看产品,而是要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少预算。

四大必备险种中,重疾险算是保费最贵的。

因此在保费预算上,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不然脑子一热买了超出自己预算的产品,后续影响到正常生活,甚至无法缴纳保费,那就不美了~

所以一般来说,包括重疾险在内,所有保费的支出,不要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15%

(2)分清种类

确定好自己有多少预算,就可以正式来挑选重疾险了。

目前重疾险的种类有很多。

从产品属性上可以分为三种:

消费型重疾险

即只关注疾病的保障,没有储蓄责任的产品。

价格很便宜,杠杆高!

适合人群:预算有限的普通家庭,特殊时期的临时性加保。

重疾+寿险型重疾险

是指既有重疾保障,又有身故保障,但是重疾保障与身故保障仅仅赔付其中的一项。

这种重疾+寿险二合一的重疾险,会导致保障有缺口。

个人建议,重疾险和寿险分开购买,保障会更加全面

返还型重疾险

即被保险人生存至约定年限后,保险公司有返还所交保费或者合同列明的保险金额。

强制储蓄,价格偏高,适合预算充足且无其它投资渠道的人。

不过,个人不推荐返还型重疾险

毕竟“买保险永远要把保障放在第一位”,保障归保障,理财归理财。

而从理赔次数来看,重疾险又可以分为两类:

  • 单次赔付重疾险:是指被保险人罹患一次重疾得到理赔后,合同终止,投保人失去了后续的保障;
  • 多次赔付重疾险:是指被保险人罹患保险合同约定的重疾,可获得至少两次以上重疾赔付的重疾险。

由于多次赔付重疾险较之单次赔付重疾险,保障内容更丰富,自然保费相对较贵。

所以相比单次赔付的重疾险,多次赔付重疾险的出现,更适合在风险保障上保费预算充足的家庭,或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因此建议,如果是首次购买重疾险,预算有限的情况下:

先用有限的预算保证第一次重疾保额是充足的,然后等预算充足后,再考虑加保事宜~

(3)保障范围

目前所有的重疾险,基本保障差不多都是由重疾+中症+轻症构成。

目前重疾险的重疾种类,普遍都是100+,甚至有的产品都突破了200大关。

真的是不看都不知道,人原来可以得这么多病……

但其实吧~

真没必要过多关注这方面!

因为国家规定的28种法定重疾,就已经涵盖了95%以上的理赔。

剩下多出来的几十上百种重疾,发病率其实非常低。

锦上添花的宣传作用更多,实际理赔的意义不大。

与其细抠重疾疾病,不如多关注一下中症与轻症的疾病,因为这方面并没有国家强制统一的标准,更加良莠不齐一些。

关于如何挑选重疾险的中症与轻症保障,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过详细的介绍(包括高发中症和轻症的盘点)。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4)保额挑选

在罹患重疾后,我们的家庭经济,通常有三笔主要支出:

  • 治疗重疾费用:虽然有医保报销,但是考虑到起付线、封顶线、自费药及报销比例等情况,一般自费费用最少在15-20万以上(如果百万医疗险正常承保,可以搞定绝大部分);
  • 看护营养费用:这个视家庭实际情况而定,与当地消费水平也有相关,但数万元应该是逃不过去了;
  • 收入中断费用:罹患重疾后肯定无法工作,并且康复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的收入损失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所以综合考虑而言,逗逗酱建议重疾的保额至少应该达到30万,才能转嫁罹患重疾后的家庭经济损失。

预算充足的朋友,直接购买50-60万也是极好的。

而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搞定30万+的保额,就得轮到保障期限出场了。

(5)保障期限

重疾险从保障期限来分类,一共可以分为三类:

  • 一年期重疾险、定期重疾险、终身重疾险。

一年期重疾险:仅保障一年,因保费交一年保一年,采用自然费率(按照被保人年龄每年保费递增),所以初期保费很便宜。

一年期重疾险的缺点非常明显,与其他一年期产品相同,一旦产品下线便无法继续续保。

因此,除非保险预算非常不足,拿此类产品作前期过渡之用,否则不建议购买此类产品。

定期重疾险:保障一定年限或至一定年龄,可分期缴费,采用恒定费率(每年所交保费相同)。

终身重疾险:保障到终身,同样采用恒定费率。

排除一年期重疾险这个弟弟不谈,大多数朋友普遍纠结的就是定期与终身重疾险如何选择?

记住一条准则:

一定要保证保额的充足!

如果预算充足,一般情况当然购买“终身重疾险”是最好的,保障更为全面,没有死角。

如果预算不足,千万不要降低保额,来购买终身重疾险!

大可以选择“高保额的定期重疾险”,等日后经济充裕再补充终身保障。

也就是说,15万保额的终身重疾险,远远不及30万定期重疾险的作用。

治病钱都不够,你保障期限再长也白费~

(6)缴费期限

缴费期限的选择就很简单了。

尽量选择时间最长的!

其一,国内目前隐形的通胀严重,将缴费时间拉长,就和房贷一样,摊薄成本,以最少的钱搏最大的杠杆。

其二,如果保费没有缴纳完毕时理赔了,也会豁免后续保费不用缴纳。

怎么算都是长缴费最划算~

(7)健康告知

挑选好了产品,也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还有健康告知这只拦路虎。

健康告知可以说是理赔的重灾区了,大约有80%的理赔纠纷均来与此。

所以购买重疾险时,一定要做到如实健康告知

如果身体有异常,不符合健康告知,千万不要隐瞒告知。

可以尝试智能核保、人工核保,或者更换产品等方式。

千万别给自己埋炸弹!

(8)其余内容

其余内容就是一些细枝末节了。

重疾险想买哪个保险公司都可以;

“大公司”理赔未必快,“小公司”理赔未必就慢。

赔与不赔只在于保险条款,与公司品牌无关。

心脑血管疾病的附加责任,更建议男性预算充足时附加;

因为男性重疾理赔中有30%左右为心脑血管疾病。

而癌症多次赔付的附加责任,则更建议女性预算允许时附加;

因为女性差不多90%的重疾理赔,都是因为癌症。

疾病关爱金,也就是一定年龄前的额外赔付;

建议预算允许想做高退休前刚需保额的朋友附加,相当于额外加保了一份定期重疾险。

等待期重要性不高,只有在保障和性价比差不多的时候,再考虑选择等待期更短的产品。

3.

总而言之,在重疾险的挑选上,只要注意以上要点,认清自身情况和需求,那么基本就不会有大的方向性错误。

突出一个靠谱!

好久没有爆肝这种知识性的文章了,略有点头晕眼花。

文字虽然很多,但哪怕能帮你避开一个坑,也对得起这几分钟的阅读了~

PS如果想看具体的产品测评,可以移步☞《2023成人重疾险清单,总有一款适合你》,有逗逗酱整理好的总体对比。

真心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在挑选重疾险时有所帮助。

若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来找我,一对一专业解答(微信搜索ID:tucaojun888)。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用轻松诙谐的语言,解读严肃认真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