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翻这几年的重疾险,我发现了件事儿!

保险知识 吐逗保 1188℃ 0评论
(图片来源:Pixabay)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从三年前的百年康惠保开始,互联网重疾险就开始大踏步的前进。

从一开始粗暴的价格战,到现在各类新式保障层出不穷,这三年的重疾险风向不停在改变。

但从19年初的星悦重疾险开始,保险公司就慢慢热衷于“出尔反尔”了。

新产品刚开始上线能打的很,保障全面价格美丽,恨不得把“牛逼”两个字刻在自己脸上。

然后刚卖了没几天,就开始作妖了,不是把定期版本下线了,就是身故必须捆绑了,还有更过分的卖了几天直接下线了……

远的不说,就在最近两周,已经有3款产品下线了不含身故版本:

  • 钢铁战士1号
  • 无忧人生2020
  • 优惠宝

保险公司这是玩的什么花样?

一、“炒停售”上瘾了?

在去年保险公司开始作妖的时候,我以为只是很普通的“炒停售”,通过即将下线的信息,促使消费者成单。

比如最开始的“守卫者1号重疾险”,在自己下线前一个多月就进行了通知,把停售信息炒的满城风雨。

最后也不出所望,在停售前的最后一天,疯狂的卖出了数千万的保费!

虽说守卫者1号确实是那个时候性价比最高的多次赔付重疾险,但显然“炒停售”将它带到了不属于它的高度。

但是最近更改的几款产品和守卫1号都不一样,没有一个多月的缓冲期,一般都是前一天通知第二天就下线了……

这可就不是简单的“炒停售”那么简单了。

二、价格战的历史遗留问题

首先要清楚的一件事情是:无论是下线定期版本,还是必须捆绑身故保障,本质上都是“变相涨价”。

这就好比你去金拱门只想买个汉堡吃,结果对方拒绝了你,并甩给了你个全家桶一样。

这是差钱了!

其原因归根结底是这几年的重疾险价格战打的太凶了。

但说真的保险打价格战真的没有前途,原因有二:

01没法通过烧钱达成垄断

和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饿了么和美团,通过烧钱将竞争对手耗死,就可以独享市场不同,保险你再怎么烧钱也不可能达成垄断的局面。

国内目前光在营的人身险保险公司就有近百家,注册资金最少的都是大几亿。

再加上产品备案制度,保险公司就是想亏本卖也得先问问银保监是否同意。

所以想依靠资本将市场垄断,本身就是不可能事件。

这点其实保险公司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最多的竞争手段也只是多打点广告,撑死再让手底下的销售人员诋毁一下竞争对手……

02没法通过革新降低成本

10年前64G的U盘,需要的价格绝对是一个天价,但现在50块钱就能买的到,还包邮……

而和电子产品不同,保险公司很难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

(制图By吐逗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以重疾险为例,保险公司可以不打广告,可以优化运营结构降低运营成本,可以降低自留利润。

但是占大头的风险成本只与重疾发生率挂钩,只要重疾发生率不下降风险成本就不可能下降。

你说可以从保障里克扣?

只要产品设计出来有坑,第二天《震惊!XX竟然有这么多大坑,看完你还敢买么?!》这种文章就会遍布全网,保险公司想公关都来不及……

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说,重疾险的价格是不可能无休止的降下去的。

所以现在保险公司推出的这些“朝令夕改”产品,在我看来更像是在“后价格战时代”一个吸引流量的噱头,或者说是冲击保费任务的一个“大招”。

把报表做的漂亮一些,拿去给股东看,或者打出知名度之后从其他产品之中找平衡。

达成目的之后就火速下线或者更改,也算是被逼无奈的一个选择。

三、自由附加身故越来越少

当然A产品改了,还有备选产品B,但我在整理产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比较蛋疼的事情:

想要买个干干净净的重疾险越来越困难了……

在一年之前,我平时被询问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

“重疾险我应该买保至70岁还是终身?”

而现在连能纠结的产品都快没有了。

很多产品不是下架了定期版本,就是定期版本必须要绑定身故。

这不是最可怕的,毕竟就算保至终身也没有被强买强卖,现金价值和保障都是实打实的。

最可怕的是,想要简简单单保至终身不附加身故的保险也有消失的趋势……

在无忧人生等几款产品更改之后,可以自由附加身故,并且保障还很能打的产品就只剩下超级玛丽2号Max和康惠保2.0这两款产品了。

如果这两款产品再下线或者做出调整的话(信泰和百年都有过前科),想要买个简简单单的纯重疾保障都是头疼的事情了。

不管未来结局如何,目前必须要承认的一件事情就是:

保险公司确实正在不断收紧不含身故重疾险的市场。

四、写在最后

在最后回答一个这几天后台留言提问较多的一个问题,那就是:

重疾险目前的价格是底价了么?

我个人的观点是:基本是底价了,就算没到底价也差不多了。

主观来说,如果利润空间大,理赔没有压力的话,最近的产品又何必不停的上下线调整呢?

客观来说,看看三年前的康惠保,再看一下现在的重疾险,你会发现在纯重疾保障方面,性价比并没有差太多。

也就是说这三年的重疾险市场,并没有在价格上面做太多文章,只是在不停的开发新保障而已。

所以最近在观望的同学,要注意一下了!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关注吐逗保,看更多走心文章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禁止公号转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用轻松诙谐的语言,解读严肃认真的保险。